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 电池知识>学术期刊>正文
机械研磨对氢氧化镍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万方数据 日期:2009-11-2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通过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XRD)、扫描电镜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机械研磨对Ni(OH)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使氢氧化镍的晶格常数c值、晶粒尺寸和颗粒度均减小,比表面增加,从而促进了质子在氢氧化镍中的嵌入和脱出,提高了电极的可逆性.析氧反应也随之加强,导致镍电极的充电效率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降低.
作 者: 余丹梅 陈昌国 周上祺 王华清  
作者单位: 余丹梅,陈昌国(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重庆,400044)
周上祺,王华清(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刊 名: 电池  ISTIC PKU
英文刊名: BATTERY BIMONTHLY 
年,卷(期): 2003 33(4) 
分类号: TM912.2 
关键词: MH/Ni电池   氢氧化镍   研磨  
机标分类号: TG1 TM9 
机标关键词: 机械研磨氢氧化镍结构分析电化学性能nickel hydroxideelectrochemical property电极的可逆性循环伏安法嵌入和脱出析氧反应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晶粒尺寸晶格常数活性物质充电效率镍电极利用率颗粒度比表面 
基金项目:  
DOI:   参考文献(3条)
Okawa T.Yao T.Gomikawa K High-capacity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1994(4)
Law H H.Sapjeta J A Novel substrate for nickel-cadmium batteries 1998(9)
刘国勋 金属学原理 1980
更多...

相似文献(10条)
会议论文 混合纳米氢氧化镍MH-Ni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2007 
期刊论文 MH-Ni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的研究 - 江西化工2005(3) 
会议论文 MH/Ni电池用球形氢氧化镍比容量测定方法研究 第二十四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会议2000 
期刊论文 影响MH/Ni电池正极放电容量的因素 - 电池2004,34(1) 
学位论文 MH/Ni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研究 2001 
会议论文 Cu(Ⅱ)和Fe(Ⅲ)复合掺杂非晶相氢氧化镍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2007 
会议论文 稀土La(Ⅲ)与Zn(Ⅱ)复合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的微结构与性能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2007 
期刊论文 MH/Ni电池镍正极的研究新进展 - 广西科学2005,12(2) 
学位论文 MH-Ni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氢氧化镍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2000 
学位论文 电池用高密度氢氧化镍的制备工艺研究 2002 
引证文献(6条) 
刘长久.吴华斌.李延伟.陈世娟 La(Ⅲ)与Sr(Ⅱ)复合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材料工程2008(10)
钟胜奎.刘长久.姜吉琼 Co、Sr复合掺杂β-Ni(OH)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期刊论文]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01)
苏宇红 掺杂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刘元刚.唐致远.徐强.柳勇.张晓阳 混合颗粒尺寸Ni(OH)2正极的制备及其充放电性能 [期刊论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09)
钟胜奎 掺杂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4
余丹梅 纳米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研究 [学位论文] 博士2004

原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c200304006.aspx

上一篇: 稀土元素在碱性锌电极中的应用 下一篇:  电解液对硫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