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 电池知识>学术期刊>正文
VRLA电池高倍率循环失效机理
来源:万方数据 日期:2009-11-2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VRLA电池普遍存在容量下降快、循环使用寿命稍短的缺点.对高倍率循环实验失效电池正极粉末进行了XRD、SEM分析及循环伏安测试,认为失效主要模式为正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造成活性物质失去部分活性及导电性.
作 者: 严军华 詹庆元 吕东生 李伟善  
作者单位: 严军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1;美美电池有限公司,广东,饶平,515700)
詹庆元(美美电池有限公司,广东,饶平,515700)
吕东生,李伟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 电池  ISTIC PKU
英文刊名: BATTERY BIMONTHLY 
年,卷(期): 2004 34(5) 
分类号: TM912.1 
关键词: VRLA电池   高倍率循环   失效机理   软化脱落   活性物质  
机标分类号: TM9 TM2 
机标关键词: 电池正极高倍率循环正极活性物质循环伏安测试循环实验使用寿命失效软化脱落容量下降导电性模式粉末 
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师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2条)
李伟善 密封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柱的腐蚀 1997(4)
龙雪梅.李伟善 铋对铅酸蓄电池析氢和析氧行为的影响 [期刊论文] -电池2003(1)

引证文献(2条) 
严军华.朱江川.李伟善 VRLA电池枝晶短路的分析 [期刊论文] -电池2005(01)
严军华 VRLA电池充电方式及失效机理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5

原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c200405012.aspx

上一篇: 对废干电池处理的思考 下一篇:  掺杂Mg的LiFePO4电化学性能研究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