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大容量城网储能钠硫电池10千瓦储能系统将亮相世博会
来源:中国上海网 日期:2009-10-1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就像江河中奔腾的流水,电流通过电网奔向千家万户时,也会不时掀起“波涛”,冲击用电设备,甚至引起事故。最近,上海科学家成功组装起了一套聪明的电能“蓄水池”,它能像水库蓄洪一样,将过多、过猛的电流储存起来,当电网需要的时候,再平稳地释放出来。
  10月14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上海电力公司宣布:经过多年攻关,他们成功完成了大容量城网储能钠硫电池的中试研发,并建成了一条2兆瓦的中试生产示范线和一套10千瓦的储能系统示范装置。明年5月,储能电站将出现在世博会上。
  在上硅所的嘉定中试园区,记者见到了这条示范线。一个个直径9.4厘米、长53厘米的不锈钢圆筒整齐地竖立在80厘米见方的不锈钢箱子里——这就是用来为电网“蓄洪”的钠硫电池。打开这些不锈钢圆筒,特制的氧化铝陶瓷薄膜将作为正极的硫与作为负极的钠隔开——当电流通过时,钠与硫就会通过化学反应,将电能储存起来,当电网需要更多电能时,它又会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释放出去。
  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上硅所研究员刘宇告诉记者,钠硫电池的“蓄洪”性能非常优异,即使输入的电流突然超过额定功率5-10倍,它也能泰然承受,再以稳定的功率释放到电网中——这对于大型城市电网的平稳运行尤其有用。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虽然洁净,但发电功率很不稳定。这会给整个电网带来不期而至的“洪峰”。储能电站会将这些“绿电”先照单全收,再根据电网需求输出。
  其实,钠硫电池储能电站更大的作用在于为整个电网“削峰填谷”。众所周知,电网必须按照满足最大用电负荷来修建。2008年,上海最高用电负荷持续小时数只有104.5小时,而为满足这短暂的高峰负荷,却需要投资200亿元。
  刘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1千瓦功率的储能电池可节省电网投资1.3万元,通过“削峰填谷”,可使每吨标准煤所发的电多利用100度,可带来经济效益480元。预计到2015年,上海电网峰谷差可达16000兆瓦,即使只将20%的“谷电”存储起来,用于高峰时段,其经济效益就超过70亿元——而建设储能电站的投资,仅需20亿元左右。
  在研发大容量电力储能系统的同时,科研人员还同步研发了生产线等关键设备100多台,积累了多项专利。目前,他们已建成2兆瓦中试生产线,每月可生产钠硫电池200-250个。“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更多企业力量,探索更大规模生产的工艺。”上硅所所地合作处处长夏天然告诉记者,仅上海一地可预见的市场规模就可达400亿元。
上一篇: 太阳能电池墙砖助推光伏建筑一体化 下一篇:  锂电池狂野电动概念车 加速耗时3.8秒(图)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