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薄膜电池光伏业的救星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12-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传统的多晶硅电池遭遇寒冬,薄膜电池产业却异军突起,包括汉能控股、天威保变在内的一些光伏企业力图剑走偏锋,悄然发力薄膜电池市场,最终实现薄膜完全取代晶硅,成为光伏电池原料的新宠。

薄膜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层薄膜制备成太阳能电池,其用硅量极少,更容易降低成本,也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在国际市场硅原材料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薄膜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国际光伏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

今年10月份以来,国家致力于催热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分布式发电尤其备受青睐。而薄膜电池因其成本低、无污染、柔性好、弱光发电性好等特点,在分布式应用上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眼下中国传统的多晶硅电池已经在欧美印等市场遭遇“双反”,而不在欧美贸易制裁之列的薄膜电池将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

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实现薄膜太阳能发电成本1元/度只需要3年的时间,成本降到每度0.5元仅需要5年,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平价上网。从这方面来看,薄膜电池有望改变中国光伏产业格局,最终带领行业走出困境。

听起来确实激动人心,中国光伏业的救星真的出现了么?如果薄膜技术将是未来光伏业的主流,为何国内选择薄膜路线的光伏企业却寥寥无几?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核心技术门槛高,二是投资规模太大。而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恰恰是眼下中国光伏企业的短板。

薄膜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还有赖于分布式电站建设在中国的星火燎原。如在工商业用电价格较高的园区集中建设连片光伏电站,及在学校、医院、机关大楼等公共建筑建设大型屋顶电站,新建或改扩建小区根据建筑面积建设一定比例光伏屋顶等。而在分布式发电刚刚启动的中国,国内严重过剩的多晶硅产能还亟待消纳,短期内的应用重心恐怕还难以覆盖到薄膜电池。

对于发展薄膜电池而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要转型从事薄膜电池的生产,绝非朝夕可为;除了资金和技术的准备,还要避免一拥而上,重蹈扎堆竞争的老路。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培育,也还是要从推广应用相对成熟的多晶硅电池起步,毕竟有那么多过剩产能需要寻找出路。说到底,薄膜电池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光明的,部分企业先行布局也是明智之举,但要指望它来拯救那些水深火热的光伏企业,恐怕还是远水难救近火。

上一篇: 薄膜电池异军突起 光伏产业的生力军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