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名人名企>正文
铅酸蓄电池逐步形成行业壁垒
来源:中证网 日期:2011-5-2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推介会5月24日在中证网举行,太平洋(601099,股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与并购总部总经理、保荐代表人程正茂表示,铅酸蓄电池是最早出现并获得广泛应用的二次电池,技术和工艺相对成熟,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行业环保治理的规范,在规模、品牌、技术、工艺、环保等各方面处于劣势的小企业正加速被淘汰,行业的进入壁垒正逐步形成。

程正茂认为,铅酸蓄电池的壁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政策壁垒

2005年开始,我国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新开办的企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过程,一般较难获得生产许可证。2007年生效的《铅酸蓄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第二版)对环境设施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地方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监测合格是企业通过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的先决条件,并详细规定了环境监测报告所必须包括的内容,由此进一步提高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环保要求。

市场壁垒

在配套市场,作为客户的汽车生产厂商均有较大的规模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供应商均实行严格的认证机制,需要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物流能力、质量管理、财务稳定性、社会责任、环保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认证。要想成为该类企业的供应商,必须经过长期的市场开拓和认证过程,小企业和新企业很难进入这一领域。

在维护市场,随着近年来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各汽车厂商均加大了对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投入,已逐步形成了以4S和3S为主导的规范售后服务网络体系,汽车起动电池销售“以配套市场带动维护市场”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完备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品牌效应也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维护。

资金壁垒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厂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内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在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工业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和环保管理的日益规范,使企业必须加大环保设备和环保治理的投入。不论要实现规模优势还是取得合规生产的资格,都要求在资金上有较大的投入。

工艺和技术壁垒

传统的开口式电池向普通免维护再到全密封免维护电池的升级,以及宽幅温度适用范围、高比能量、长寿命等更高市场要求的满足都来源于企业长期和大量的技术积累,而且企业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等竞争力的形成也需要企业持续改进产品生产工艺。若没有技术和工艺的积累,市场新进入者的产品很难形成竞争力。

上一篇: 圣阳股份:立足国内市场 拓展国际市场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