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青海华硅能源太阳能追日系统带动经济发展
来源:重庆晚报 日期:2010-8-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上图为:青海华硅太阳能追日系统

青海这一片地方:广阔无垠,有着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当地太阳辐射强烈,年均日照超过3100小时,每平方米的辐射量为6950兆焦。攻克自动追日系统技术难关,将在柴达木盆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攻克自动跟踪太阳难关

7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宁经开区东川工业园区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大门口,在一台有排球场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下,科研人员正在记录数据。

“你们过半小时再来,就会发现电池板对着天空的方向发生了改变。”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周军说,这是正在研制的一台大型的自动追日电池板,而传统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都是固定的,不能自动跟踪太阳。

周军透露,在沙漠上建大规模太阳能基地,会面临风沙问题,人工清洗肯定困难。在突破自动追日系统技术难关的同时,公司生产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还要攻克电池板自动清洗技术。“技术就相当于汽车的雨刷一样,一启动就可自动清洗。”

太阳能基地成动力之源

“青海就不缺阳光。”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宇明说,根据已经上报国家的《柴达木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利用规划》,青海省将大力推进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及其综合利用,在柴达木盆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为我国未来的动力之源。据介绍,目前,国家五大电力公司已与青海省签订了建设太阳能基地的协议,等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后即可开建。

“中东地区是挖石油赚钱,今后只要太阳一出我们就开始找钱。”李宇明说,柴达木盆地25万平方公里,如果在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基地,就相当于建上数个三峡电站,而且没有任何污染。

设备制造带动万亿商机

正是看到青海未来太阳能发展前景,西宁经开区决定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下属的东川工业园区打造成中国硅材料和光伏产业生产以及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

“这一基地建成后将带动的是万亿商机。”李宇明透露,西宁经开区还将引进5~10个光伏产业重大项目,形成完整光伏产业链,今后能基本提供柴达木太阳能基地需要的设备。

据介绍,在华硅能源公司旁边,还排着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年产1.5万吨多晶硅、亚洲硅业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多晶硅、青海尚德尼玛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年产30兆瓦太阳能组建生产线等10多家新能源项目。

突出资源优势 做大八大产业

在西宁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布着经开区下属的四个工业园,确定了八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生产和精深加工、化工产业、高原生物产业、藏毯绒纺产业、装备制造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

“西宁工业原来有八大作坊,现在却有八大产业。”西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浩峻说,1949年,刚刚解放的西宁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只有玻璃厂、洗毛厂、三酸厂、纺织厂、火柴厂、皮革厂、青稞酒厂和机器厂八大手工作坊,工业产值只有200万元。几十年过去,“八大作坊”铅华洗净,只剩下青稞酒誉满西宁。在整合资源突出、资源优势的发展过程中,“八大产业”却异军突起。

2006年8月,新组建的开发区管委会确立把东川工业园区打造成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把甘河工业园区打造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化工产业基地;把生物园区打造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8年,又规划建设了以藏毯、绒纺为主导产业的南川工业园区。

郑浩峻说,从“八大作坊”到“八大产业”,西宁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蜕变的过程,从多个开发区无序竞争到整合为一,从产业雷同到关联互补,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导的八大产业正竞相发展,走出了一条突出资源优势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上一篇: 乾照光电: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 下一篇:  2010年8月4日北京有色金属市场行情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