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2009年度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县”和“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兴安县,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找准突破口,努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7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78亿元,同比增长39.31%;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7.27亿元,同比增长27.76%;全县财政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3.1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82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348元,同比增长9.9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年初预期增幅。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兴安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挥技术进步对工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兴安是矿粉生产基地,有着全国“矿粉之乡”的美誉,但多年来一直是以粗加工为主,经济效益低。近年来,该县通过对外推介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引进矿粉深加工企业和以矿粉为原料的建材生产企业,带领行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推进产业升级。目前,兴安精细矿粉占全国同类产品份额的1/3以上,并从低附加值的粗矿粉生产基地变成了全国有名的精细矿粉加工基地,每年单精细矿粉行业年创税收就达600万元。
兴安县还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兴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节能减排,投资1.33亿元对两条熟料生产线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建设18MW纯低温无补燃余热发电机组,利用回转窑在煅烧过程中的大量余热进行发电。目前,公司年余热发电量可达1.38亿kwh左右,相当于火力发电厂燃烧5万多吨标准煤;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弃物10多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丰收。
构建新兴产业,增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注重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载体的同时,兴安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优势。
紧抓住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太阳能产业,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时期,大胆引进中联科伟达公司,计划投资30多亿元,建设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生产线38条总产能达1140MW,预计产值可达100多亿元。目前,一期已建成投产2条高效率电池生产线,日产太阳能电池4万多片,年产值可达3亿—5亿元。二期12条更高效益电池片生产线今年年底可全部投产,上游21台铸锭、10台硅片生产线以及下游8条电池组件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2010年5月,该县又与之签订了投资50亿元、占地3000余亩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项目协议。按项目计划要求,到2015年,重点完成辅料及应用产品的开发建设,形成产业深度配套,整个园区有望实现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