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浙企认为:目前电池问题是关键
来源:今日早报 日期:2010-8-20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由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组建的电动汽车联盟在北京成立。这意味着以提升中国电动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为目标的“国家队”将诞生。

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已经在电动汽车上攻坚的万向、众泰等浙江民企。他们都认为这是继5个试点城市后,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又一个重大利好。同时,浙江民企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这样的结盟,能把资金更多地“用在刀刃上”,早点攻克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题,完善电动汽车上路后的维护、保养等后续问题。

财政拨款扶持行业发展

日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两项“千亿”投资计划成为关注焦点,一个1000亿来自中央财政,另一个1000亿来自央企联盟。

作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的“一揽子扶持政策”的重要部分,近日曝光的由工信部牵头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草案(下称《规划》)建议,未来十年,中央财政拿出超过1000亿元的巨额资金,用以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这1000亿元已经规划至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核心零部件研发、试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领域。同时,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未来消费者买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将减免征收。

据悉,该《规划》正在向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将于本月最终定稿并上报国务院审议,最快有望年内实施。

央企抱团合力为战

据了解,央企联盟成立后主要是在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和产能配合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共同发展电动汽车。联盟的近期目标是促进产业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中长期目标是要掌握电动车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企业和品牌。

分析人士认为,自中汽协牵头国内排名前十的车企成立Top10电动汽车联盟之后,国资委成立的电动汽车联盟更具“官方”色彩,将在电动汽车资源整合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在相互协作上要优于其他同类联盟。

目前参与联盟的车企为一汽、东风、长安汽车这三家,其他央企包括东方电气、南车股份、中海油、中航科工、国家电网、中石化、南方电网等。

国资委牵头组建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的初衷正是源于“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一段时间来,一些央企纷纷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也出现了“各自为战”的情况。如国家电网日前宣布,到今年年底,将完成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9个充电桩的建设,这一庞大工程将涉及27个省市;中石化以北京为试点地区,将全市规模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油(气)电综合服务站,并逐渐向全国推广;中海油则计划通过合资公司(普天海油)在两个以上省会城市建设充电站。

一位车企知情人士说,根据联盟的筹备方案,到2012年,央企大联盟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将增至1000亿元,未来还可能将个别央企的新能源汽车资产并入联盟。

浙企认为电池才是关键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

据悉,在传统内燃机汽车尤其是轿车发动机方面,中国至少落后于国外20年,已经没有机会赶上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在电动汽车领域,目前虽然也有四五年的差距,但并非不可赶超的。浙江民企的一负责人说,其实我国电动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远比传统汽车要小。所以,此番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要赶超发达国家,不是难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日前透露,我国将投入60亿元人民币大力促进电池研发。目标是在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至100万辆,中国也将成为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最大的市场。

浙江一电动汽车研发人员直言,相比于千亿元的体量,这60亿元还显得单薄了。其实电动汽车里,电池占成本一半以上。而目前,困扰众多厂家的电池难题是,如何让300多伏的电压稳定住,不让它瞬间释放,能使用流畅;在使用四五年后,报废电池到何处去?能否想办法使之分解,不污染环境?

上一篇: 发展智能电网 推广钠硫电池 下一篇:  3G时代G-SMAR手机电池顺势而上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