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龙在高新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现场调度办公会上强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昨天上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等陪同下,率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区负责人,赴高新区调研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进展情况,并就项目开工建设中的有关事宜召开现场调度办公会。
被称为“追逐阳光”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其大规模商业化之路正处于“喷薄而出”的临界点。如此诱人的前景,早已进入市委市政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视野,并积极寻找着合作伙伴。而众多国内太阳能企业,也在寻找着自己 “阳光下的舞台”。
据悉,投资达25亿元的高新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将年产16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500兆瓦组件,是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已被增列为2010年省“861”重点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8月15号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5月一期1000兆瓦即可建成达产,年产值约100亿元,年纳税不少于5亿元。
尽管距8月15号开工之日还有几天,但炎炎烈日下的项目工地,已是热火朝天,迎接着这一天的到来。冒着高温酷暑,孙金龙一行深入项目建设工地调研。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劳作,工程车来往穿梭,施工道路已经铺就,一期工程范围的清表工作正在进行。驻足在项目一期工程奠基仪式示意图前,孙金龙仔细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高新区负责人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
“我们做的比写的好,我们做好承诺的事,我们也只说做到了的事……”投资企业的雄心与务实,深深感染着与会人员。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孙金龙听取汇报和发言。他说,国家和省里正在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高新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的建设可谓恰逢其时。这对于我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大家要继续发扬那种把工作做到极致的精神,共同支持、服务项目建设,创造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的“奇迹”。
他指出,在项目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好、运用好这几年我们在路桥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更好地体现统筹的理念。特别是电、气、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都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对这些工作,既要保证即期开工建设的需要,更要着眼长远发展,力求一步到位;既要保证这个项目本身的需要,更要考虑今后可能有新项目入驻,满足项目扎堆发展的要求;既要合理划分建设标段及责任单位,更要统筹的理念,一体化设计、施工,确保工程建设用材、标准等统一。
孙金龙强调,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建设。对电池研发问题应及时寻找解决办法。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找准关键;更重要的是,对具体问题要有解决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要强化成本意识,优化工程设计,努力以最节约的投入办最多的事,尤其在设计上,不能眼中无物、眼中无人、眼中无成本。要加强学习,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开阔思路,同时要结合具体工作,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提高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本领,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