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企业新闻>正文
尚德:“主角”到“主导”的不懈追求
来源: 新华日报 日期:2010-5-19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由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承建的世博园中国馆、主题馆3.12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发电。按上海标准的光照条件计算,太阳能屋面年发电量可达284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

创新成果,必须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镜头」头戴头套,脚穿鞋套,嘴上还套上口罩,在尚德的电池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全副武装;洁净的生产线上,一片片经过精心打磨的太阳能电池鱼贯而出。陪同参观的尚德公司媒体经理张建敏介绍说,尚德的太阳能电池转换率达19.2%,打破了15年前由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创造的晶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画外音」“我深知‘中国制造’之短和‘中国制造’之苦,真切希望中国不仅仅挣苦力钱、血汗钱,而且要挣到知识的钱、智慧的钱。”心怀“科技报国”的情怀,施正荣带领尚德走上了一条拓荒之路。公司在无锡尚德光伏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还在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设立了3个海外研发中心,专攻基础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尚德已握有2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申请专利125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

创新成果,转换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去年8月,尚德自主研发的“冥王星”技术投入规模化生产,借助这一尖端技术的产业化,当年,尚德实现产销704兆瓦,在全球市场占据1/10份额。

制订标准,为了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镜头」尚德光伏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的门口,挂着三块用镜框镶嵌的全英文证书,落款分别是美国UL、德国VDE以及中国国家实验室。到尚德考察洽谈的外商看到三张证书,都肃然起敬。

「画外音」“我们很高兴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晶硅组件制造商建立世界一流的检测实验室,在光伏组件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带头的作用。”UL高级副总裁ScotWebster先生曾这样评价尚德检测中心实验室的组建。目前,由尚德检测中心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通行美、德、日等17个国家。

近几年,由尚德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达到11项;随之而来的是,尚德对国内光伏产业的影响力也从单一产品延伸到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营销模式等全套行业标准。

集成资源,打开超常规发展的“机会之窗”

「镜头」与电池生产车间的井然有序不同,组件工厂里是另一番景象。每一个岗位都满负荷运转,工人们上厕所得一路小跑。“今年订单太多了,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地干。”电焊车间领班卫金胜介绍说。

「画外音」“金融危机后,整个光伏产业面临重大转型,即从探索性的示范阶段,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并向着技术市场高度成熟的大规模应用阶段迈进。”施正荣认为,配套体系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到光伏产业的下一步发展。

基于这一判断,尚德努力集成各方资源,为下一个超常规发展打开“机会之窗”。今年,他们与国开行签订了500亿元的全球授信协议;收购了苏州的一家自动化工厂,缓解了设备之困;分别在美国、欧洲成立了GEMINI和GSF,致力于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和服务,还与国内的太阳能硅片、玻璃等配套生产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条以尚德为核心,集合金融、研发、原料、设备、配套零部件等各环节的光伏全产业链已初现雏形。根据尚德的“路线图”,今年的销售量将同比增长75%,达到1250兆瓦;到2012年,将达到5GW的产能,实现产值50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

上一篇: 永源电动SUV成世博美国馆指定用车 下一篇:  大众铃木联盟公布电动车合作内容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