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标准>正文
我国正在制定光伏产业行业标准
来源:财新网 日期:2010-3-2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3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将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此外,也在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

王勃华还说,近期光伏产业联盟将成立。原因是,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生产大国,但光伏企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

“我们的标准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他说。

根据去年下半年工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摸底调查,从产业规模上,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过千亿元,虽然去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滑,三季度后开始回暖,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比2008年略有增长。

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遍布29个省市,其中包括9个央企,另外在江苏、河北、江西等省市光伏企业分布比较多。在多晶硅产能上,建成产能44000吨,在建68000吨,总和11万吨,2009年大约生产20000吨。节能环保上,平均能耗从300-400度每公斤将到了200度每公斤,基本满足了环评条件,但副产物的回收水平还有待改进。

电池方面,去年9月企业123家,其中75家多晶硅电池,38家薄膜电池,后者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在销售上,外销比例仍然非常大。

王勃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尤其是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取得突破,打破国际上对多晶硅的垄断。在三氯氢硅合成,还原炉制造、尾气干法回收、四氯化硅氢化、节能降耗等技术上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供应能力不断提升,晶体硅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

他表示,光伏产业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中少见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不少企业已经跻身国际大型光伏企业行列,其中11家海外上市,13家国内上市。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在于,实际产量与产能差距较大,若产能全部释放,又没有重大的产业增长政策促进,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而光伏产业的原料辅料配套能力还不够,多晶硅产量还是不足。

而光伏产业技术处在快速演进过程中,王勃华说,中国在薄膜太阳能上的差距最大,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水平差距更大。

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国发38号文精神建立多晶硅行业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和淘汰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这一标准近期将会发布。

准入制度将支持高纯度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和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结合,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并推动鼓励光伏应用的财政、税收政策。

对于政策上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从行业的角度表示欢迎。但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让它们优胜劣汰,而不是靠行政方式实行准入制度。

上一篇: 强制推行手机充电器生产标准 下一篇:  手机电池标准统一受阻 实施无明确时间表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