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伴随新能源政策的密集出台和政府对太阳能态度的转变:从 “积极引导”提升为“战略高度重视”,作为A股市场唯一的纯光伏概念股,拓日新能股价从年初不到11元一路上涨至34元左右,涨幅高达200%。
拓日新能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块业务,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亿元,净利润7300万,产品主要供应海外市场,出口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民用太阳能电池产品,占主营收入的40%;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及组件占31%;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及组件占29%。目前公司实现非晶硅太阳能产品销售量13MW,晶体硅太阳能产品销售量5MW。公司过去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30%,平均盈利能力增长率为24%,整体业务的平均毛利率为36%。
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产品,晶体硅太阳电池稳定性好、转换效率高,在未来市场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于产品较为成熟,毛利率并不高,国际上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也就维持在17%~20%左右。
非晶硅薄膜电池以成本低、毛利率高(50%左右)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正在成为目前国际和国内太阳能厂商青睐的新领域。2008年,拓日新能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占公司营收比例为31.28%,毛利率达47.39%。
虽然转换效率偏低,较晶体硅太阳电池还有较大差距,不过,鉴于晶体硅行业竞争激烈,过度依赖硅原料,且成本较高,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太阳能厂商也开始纷纷介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
作为第二代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代表性企业,拓日新能在非晶硅太阳电池技术与设备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优势,且客户多为长期客户,比较稳定,公司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产量和出口量已连续四年居国内第一。由于公司非晶硅生产线70%以上是自行研发、制造的设备,相比其他依赖进口生产设备的同类公司,公司的成本大幅缩减,产品的毛利率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从去年10月份起,光伏产业的产品价格和需求量面临双降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表现不佳,净利润下滑36%,二季度虽有好转,但短期来看,海外需求依然低迷,行业困境尚得不到明显改善,产品90%以上外销的拓日新能经营业绩仍不乐观。
随着公司乐山产业园的建设和新建生产线的达产,公司电池业务产量将会提升一倍,业绩会大幅提升。但在行业高毛利的吸引下,其他太阳能企业雨后春笋般的投产计划必将导致未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竞争加剧,毛利水平面临下降的风险。
(编辑:全球电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