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报导指出,目前全球电池市场营收约360亿美元,预料在未来5年左右可成长至超过500亿美元。专家预估带领产业成长的领头羊将为充电式电池,且全球电池产业将同步成长,虽然电池大厂日立(Hitachi)可能表现更为出色。
在金融风暴重创贸易及产业、景气趋势未明朗之际,上述电池市场成长预估出乎意表。这项预估不算过度乐观,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目前占全球充电式电池市场1.7%,专家保守假设混合动力车成长率后,预测2013年占有率可成长至4.2%。
其次,超高电容电池、以及燃料电池成长率可能遭到低估,且潜在技术及性能表现在未来几年都会出现重大突破。有监于各国政府正透过政策及公帑大力推动新能源经济,超高电容电池很可能成为新能源要角之一。超高电容电池储放电量的速度及容量,远远胜于传统电池,而且生命周期几乎无止尽。
太阳能与风力发电这类再生能源产业成长,将带来额外的电力储存需求,特别是智能型电网(smart grid)电力设备在全球日益普及,更提升储电的重要性。目前能够达到大规模商业运用的储电技术不多,因此相关市场潜力仍遭低估。一旦市场感受到科技革新的冲击,势必会竞相投入。奇异电子(GE)日前便宣布发展钠电池,并表示将投资计算机尺寸的电池、以符合风力发电厂所需的高储量。
电池业高速成长的前提是,其产品效能改进速度必须跟得上市场需求。不过电池技术确实正显著革新,德国奈米电子系统研究中心Fraunhofer 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Electronic Nano Systems(ENAS)教授Reinhard Baumann指导的研究团队,制造出厚度不到1公厘的超薄电池。ENAS期望未来能以每个电池不到0.1美元的价格量产。
ENAS的超薄电池以类似绢印法方式制造,电压为1.5伏特,不过目前寿命尚短,只能运用在耗电有限、或同样寿命较短的产品上,例如银行金融卡或音乐生日卡。ENAS预计2009年底前超薄电池可正式商业化生产。
另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发展出新的电池技术,可让使用者或在数秒内便充饱手机电池、或外接式汽车电池。快速充电技术革新也有助于电动车加速、快度稳定电网。由于MIT的技术建立在既有的电池种类上,因此也更容易在商业市场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