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政策法规>正文
劣质电池自燃险酿空难 托运假电池莫图侥幸
来源: 日期:2009-7-2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近日,深圳市某科技公司销往美国的锂电池在航空运输中出现燃烧事故,险些再酿一起空难。阶段调查结果显示,本次事故是该公司出口的劣质锂电池在运输中突然发生自燃引起的。

 

      据了解,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锂电池出口国,双方的货运总量占整个国际运输的2/3,两国有着严格的空运安全监管体系——锂电池等易燃易爆危险品托运必须出具国际公认的检测报告。这批劣质电池此次得以蒙混过关的关键在于,该企业冒用了国内权威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集团的电池检测报告,将送检单位和型号规格进行私下替换伪造。

 

      目前,PONY谱尼测试集团已经对深圳该公司正式提起诉讼,造假企业将面临支付谱尼测试的巨额赔偿。除此之外,该造假企业的电池品牌还将面临永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处罚,这对于依赖美国订单的出口导向型的锂电池公司来说,无疑就是一张“死亡通知单”。

 

      锂电池在航空运输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安全事故,为此联合国、国际航协等国际机构和国家民航总局对货物运输条件早有明确规定,然而却仍有企业铤而走险。究其原因,美国联合航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所以造假一方面是产品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检测成本,所以伪造检测报告,以求逃避安全检测,不过用一张“假报告”换来一张“死亡通知单”,此举着实不明智。

 

      记者同时在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处了解到,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了运输企业必须向航空公司提交锂电池安全性能检测(UN38.3检测)报告,同时强调该报告必须是要由具备民航总局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否则不予收运。同时,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关部门已加强了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审核检测报告真伪。

 

      业内人士同时呼吁,电池企业应加强自律,不应为了节省一次检测费用,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营风险,如果真的因锂电池燃烧引发空难,那由此造成的损失,就远非一次安全检测费用能够弥补的了。据悉,此次电池检测报告伪造事件还使造假公司在美国的经销商蒙受了被强制停业整顿和重金处罚的巨大损失。

上一篇: 国务院发布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 下一篇:  我国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原电池安全通用要求》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