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技术前沿>正文
新能源汽车电池现状及趋势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09-7-1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共识,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则更被企业和投资者看好。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起步虽晚于欧美日,但发展非常快,在动力电池的研发上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国家863计划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单位参加了该项目,分别开发了EV和HEV用两类动力电池,其中一些单位已采用了安全的锰体系正极活性材料。“十一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又对HEV、PHEV(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CV(燃料电池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电池的研发给予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市场化仍然偏低,离真正产业化尚须时日,而且,动力电池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还要经受产业规模化、大比例研发投入和国外巨头挤压的考验。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指出,动力电池要想在短期内大规模商业化还不现实,原因主要有:

    一是生产成本高。目前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1/2。一款成熟的电动轿车按整备质量1.5吨、最高时速130Km/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200Km(60Km/h等速)来计算,所需的锂电池(76AH、工作电压320V)将重达350Kg,仅仅电池的价格就大约在10万RMB左右。即使在电池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汽车公司,对外也承认他们的双模电动车要比现有的同级别车型价格高出7万~8万元。那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花15万去买一款相当于夏利的动力的紧凑型车呢?这正是全世界电动车无法形成气候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尚无一种高性价比的电池能够同时满足电动车产业化的性能与成本需要。

    二是存在不少技术瓶颈。除了快速充电问题很难解决外,电池在不同的气候、路况及工况下运行时,电池的各种性能不稳定,其结果将造成电动车整车性能(车速、加速性、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不断下降。例如,电动空调的耗电功率在3~4kw,一般开启空调,电动车的续驶里程至少要减少1/3,换言之,原来能行驶90公里的电动车,当使用空调时最多只能行驶60公里。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几乎为零。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站网络、车辆维修服务网络、多种形式的电池营销、服务网络等。投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在一个城市内至少要建设十几个至数十个公用充电站,才能满足市区内的出租汽车、私家车、商务车快速充电的需要。

上一篇: 降低汽车电池成本新途径 下一篇:  Mallinckrodt Baker 生产的表面活性剂能提高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