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大陆产售价不到日产一半 电池业急待技术升级
来源:《科学时报》 日期:2009-6-29 作者: 点击:
     为期3天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电池展近日在北京展览馆落幕,展会期间,多家参展企业围绕新能源主题,向公众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电池业应用成就以及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此次电池展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和北京华兴东方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全国电池企业的鼎立支持。

  展会当天,日本京都大学小泽昭弥教授、加拿大teck产品技术中心章小鸽博士等专家学者亲临国际电池展现场,并与参展企业进行亲切交流,对长寿命、低成本铅蓄电池,以及作为优秀能源载体的锌的推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示电池工业迅速发展成果



  电池工业是具有综合优势的传统产业



  电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子电器、有色金属、化工、矿业、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扩大,传统的化石能源正面临短缺甚至枯竭的危机,并给环保带来巨大压力,这些直接影响了新能源加速开发和应用的需求。

  据调查显示,近5年来,我国电池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每年超过20%,产量增长率为10%左右,远远超过全球平均增长水平。过去,我国电池以低档的传统产品为主;现在,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阀控式密封免维护铅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均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3大小型电池主要生产国之一、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浙江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销售经理王臧胤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本次展会展示的内容比较综合,借助电池展会这个平台,我们不仅能够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与上下游的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从电池行业的角度看能够谋求更大的发展。”

  天津科斯特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到公司展位上来了解企业产品情况的观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尤其是本次展出的主导产品——新一代锂电池电动车世纪风2号等,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研发设计,电池寿命长、轻巧、便携,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

  加快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

  从2002年开始,我国电池产量与出口量增幅较大,其中76%为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池行业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连续回落,电池销售应收账款增加,经济效益下滑。随着手机、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池配套产品产销量收缩,电池产量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一些展会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电池成本的增加造成市场竞争力减弱,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同时专家也表示,我国电池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特别是太阳能电池,95%以上的产品出口,90%的原材料依赖进口,这种“两头在外”的市场风险太大,也造成了产业利润转移。原料工业基础相对落后,关键材料仍依靠进口,中国以高能耗、高污染换来的只是极低的经济效益。例如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8%左右,如果扣除出口退税,企业就无利可图。专家建议,应尽快解决晶硅原材料的国产化和太阳能电池国内消费市场的问题。

  一些企业反映,我国电池的产量大,但经济效益却不高。例如日本口香糖型电池的均价为3美元左右/只,韩国和中国台湾产的电池为2美元左右/只,而我国大陆产的同类电池只有1美元多/只,价格还不到日本产品的一半。专家表示,我国部分电池产品质量仍然需要提高,电池产业技术也需要提升,部分产品结构如电动车用电池、锌锰电池等亟待调整。

  面临全面产业升级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陈力泉院士表示,建立电池行业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整合提高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要重点突破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关键技术与关键电池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

  中国巨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给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黄学杰教授说:“每年20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量,对整个电动车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毫不夸张地讲,中国4个轱辘的电动汽车是靠两个轱辘的电动自行车扛起来的。”

  他预计,未来几年,不仅电动汽车产业自身发展需要,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也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技术升级。预计到2010年前,锂离子储能电池材料将进入产业化。

  “电池是电动车最关键的零部件,也是多学科科研汇集的结果,需要政府选择优质企业重点扶持。”在展会上,不少企业都提出了这样的意见。

  据了解,政府在这方面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包括建立电池行业达标准入证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改善电池行业污染物排放的风险,保护职工劳动健康;建立财政鼓励政策,支持电动汽车电池、风力发电储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发展,推行清洁能源;调整出口政策,稳定电池出口贸易,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产业联盟,建立和规范废旧电池回收运行机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等。
上一篇: 宜春首个太阳能薄膜电池企业开工建设 下一篇:  中国将成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巨大市场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