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德国Q-Cells终止与赛维多晶硅合作引争议
来源:聪慧网 日期:2009-11-9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商德国Q-Cells(Q-CellsSE,简称QCE)宣布,终止与赛维LDK的供货合同。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NYSE:LDK)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商。当日,赛维LDK提出强烈反对,并称将向国际商会申请仲裁。

    大量库存和产品价格下滑的压力,使下游电池厂商陷入重度亏损。业内担心,Q-Cells的举动,将会为其他光伏电池厂效仿,纷纷将压力转嫁至上游多晶硅生产商。

    事端

    2009年,是双方履行10年长协合同的第一年。

    Q-Cells表示,“是因为赛维LDK未履行供货合同中若干重要条款,导致公司采取单方面终止合同的措施。”同时,Q-Cells向银行做出2.445亿美元预付款保函索回的决定。

    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赛维LDK的认可,其表示:公司不但为了履行供货合同而采购了所需的原材料,并按供货所需的硅片量,随时准备在Q-Cells愿意接收的指示下发货。

    “在今年第一季度,已按采购订单向Q-Cells供货,自3月以后,双方对供货合同做出修订协商,同时,赛维依据Q-Cells的要求,暂停发货。”

    赛维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并不是我们不想发货,我们已经备好货,但Q-Cells因为自身经营原因,并不愿意履行当时所签的长单价格。

    “Q-Cells并未明说我们未履行哪些条款,”该负责人表示,“并且,在双方协商期间,突然单方面终止合同,我们认为此举没有任何依据。为此,我们将向国际商会提交仲裁。”

    合同所签时间为2007年12月。彼时,多晶硅价高位运行,非常紧俏,Q-Cells为了保证供应,与赛维签订10年多晶硅长单,双方约定,赛维从2009年开始供货。

    2009年初,正值双方履行长单合同之始,多晶硅市场价从每公斤近500美金的高位暴跌至90美金以下,时值今日,已跌到每公斤60元。

    这意味着,若下游电池厂再依据当初所签的长单合同价执行,必将陷入更深的亏损。据赛维人士透露,与当时所签订的价格相比,多晶硅长单价格已下落近一半左右。

    业内担心,Q-Cells的举动,将会为其他光伏电池厂效仿,纷纷将压力转嫁至上游多晶硅生产商。

    缘由

    可以看出,Q-Cells在当初签署长单时,对未来走势相当乐观。但金融风暴来袭,由于国外电池生产商成本高昂,已无法与亚洲厂家竞争,以至向德国政府和欧委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业内权威机构iSuppli在8月指出,尚德电力有望在2009年挤下Q-Cells,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

    由于大量库存和产品价格直线下落,财报显示,Q-Cells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跌36.8%,亏损额高达7亿欧元,为此,公司下调销售目标,裁员500名,2100名员工转为兼职,关闭老旧生产线,并削减明年3亿欧元的现金支出。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商德国Q-Cells(Q-CellsSE,简称QCE)宣布,终止与赛维LDK的供货合同。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NYSE:LDK)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商。当日,赛维LDK提出强烈反对,并称将向国际商会申请仲裁。

    大量库存和产品价格下滑的压力,使下游电池厂商陷入重度亏损。业内担心,Q-Cells的举动,将会为其他光伏电池厂效仿,纷纷将压力转嫁至上游多晶硅生产商。

    事端

    2009年,是双方履行10年长协合同的第一年。

    Q-Cells表示,“是因为赛维LDK未履行供货合同中若干重要条款,导致公司采取单方面终止合同的措施。”同时,Q-Cells向银行做出2.445亿美元预付款保函索回的决定。

    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赛维LDK的认可,其表示:公司不但为了履行供货合同而采购了所需的原材料,并按供货所需的硅片量,随时准备在Q-Cells愿意接收的指示下发货。

    “在今年第一季度,已按采购订单向Q-Cells供货,自3月以后,双方对供货合同做出修订协商,同时,赛维依据Q-Cells的要求,暂停发货。”

    赛维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并不是我们不想发货,我们已经备好货,但Q-Cells因为自身经营原因,并不愿意履行当时所签的长单价格。

    “Q-Cells并未明说我们未履行哪些条款,”该负责人表示,“并且,在双方协商期间,突然单方面终止合同,我们认为此举没有任何依据。为此,我们将向国际商会提交仲裁。”

    合同所签时间为2007年12月。彼时,多晶硅价高位运行,非常紧俏,Q-Cells为了保证供应,与赛维签订10年多晶硅长单,双方约定,赛维从2009年开始供货。

    2009年初,正值双方履行长单合同之始,多晶硅市场价从每公斤近500美金的高位暴跌至90美金以下,时值今日,已跌到每公斤60元。

    这意味着,若下游电池厂再依据当初所签的长单合同价执行,必将陷入更深的亏损。据赛维人士透露,与当时所签订的价格相比,多晶硅长单价格已下落近一半左右。

    业内担心,Q-Cells的举动,将会为其他光伏电池厂效仿,纷纷将压力转嫁至上游多晶硅生产商。

    缘由

    可以看出,Q-Cells在当初签署长单时,对未来走势相当乐观。但金融风暴来袭,由于国外电池生产商成本高昂,已无法与亚洲厂家竞争,以至向德国政府和欧委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业内权威机构iSuppli在8月指出,尚德电力有望在2009年挤下Q-Cells,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

    由于大量库存和产品价格直线下落,财报显示,Q-Cells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跌36.8%,亏损额高达7亿欧元,为此,公司下调销售目标,裁员500名,2100名员工转为兼职,关闭老旧生产线,并削减明年3亿欧元的现金支出。

上一篇: 氢气燃料电池和电动车谁的明天更好 下一篇:  大战一触即发 中国光伏企业拟结盟应战反倾销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